农业节水潜力有多大_吉蕾蕾
Shizheng
时政
聚焦
农业节水潜力有多大
吉蕾蕾
水利部日前晒出农业节水“成绩单”:近 30 年来,我国农业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维持在约 3400 亿立方米,占全社会用水总量的 56% 左右。 占全国耕地面积约 50% 的灌溉面积,生产了全国 总量 75% 的粮食和 90% 以上的经济作物。水利部 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表示,在灌溉面积扩 大、灌溉保证率提高、粮食总产量稳步增加的情 况下,我国农业用水总量基本维持稳定,节水灌 溉功不可没。
田的命脉在水,节水灌溉关系粮食安全。 随着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农业节水的潜力还有 多大?面临哪些困难?资金短缺问题又该如何解 决?
水润农丰 灌溉成效显现
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湖丘村的葡萄 园基地,园内正在为 300 亩葡萄应用滴灌节水技 术。看着长势喜人的葡萄,基地负责人肖卿根打 心眼里高兴: “实施喷滴灌技术后,葡萄的品质 大大提升了, 口感更好, 每亩地能增收 500 元。”
节水灌溉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甘肃省玉门市 昌马灌区饮马农场体现得更直观。“过去田间渠 道跑、冒、渗、漏现象严重,这几年,农场先后 建设了各类高效节水(滴灌) 项目 12 个,完成高 效节水(滴灌)建设总面积 7.35 万亩,实现节水 40% 以上,亩均增加经济效益 30%。”饮马农场 副场长赵富强举例说,洋葱耗水量非常大,以前 用大水漫灌亩均耗水 600 立方米至 800 立方米, 现在用膜下滴灌亩均耗水近 300 立方米,缓解了 农场农业用水紧张局面。
“我国特殊的自然条件及水资源禀赋,决定 了农业对灌溉的依赖性,大力兴修水利、完善灌 溉排水工程体系、推进农业节水是经济社会发展 的必然选择,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要求。” 陈明忠说。
数据显示,我国农业节水成效显著。截至 2020 年年底,全国节水灌溉面积达 5.67 亿亩,其
资料图
中喷灌、微灌、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面积达 3.5 亿亩,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 0.565,超 过了“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提 出的目标。
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不断推进。 都江堰、泾惠渠、河套灌区、青铜峡等一批古老 灌溉工程, 重新焕发活力;淠史杭、景电、昌马、 引大入秦等一大批新的大中小型灌区,陆续兴建。 我国有效灌溉面积由 1949 年的 2.4 亿亩发展到目 前的 10.37 亿亩,成为世界第一灌溉大国。
“大中型灌区是我国粮棉油主要农作物生 产的主战场,也是农业节水的主阵地。”陈明 忠介绍,这些年,灌区改造和建设力度进一步 加大, 灌区严重病险、“卡脖子”工程得到有 效消除改造,骨干工程配套率和设施完好率明 显提高,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由示范推广成功转 变为区域规模化推进。
Shizheng
时政
聚焦
20 农村 ·农业 ·农民 2021.10A
以水定地 深挖节水潜力
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
面对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如何服务好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农田水 利还面临着不少短板和问题。
就大中型灌区而言,大型灌区 干支渠、干支排水沟存在老化失修 问题, 斗口量测水设施安装率不高; 重建轻管思想依然存在,管理体制 机制还不完善, 信息化水平还很低; 维修养护经费缺口大;农业灌溉执 行水价长期维持低水平,执行水价 约占运行成本水价的一半,农业水 费实收率不足 70%。
陈明忠表示,下一步,水利部 门首先将紧盯灌区发展与改革中存 在的问题,推进大中型灌区现代化 改造与精细化管理。黄河流域灌区 的节水潜力主要在上游,也就是西 北地区,潜力所在的环节主要是在 输水环节。陈明忠表示,要统筹山 水林田湖草沙各要素, 把生态理念、 技术、材料、工艺等落实到灌区现
代化改造的全过程,实现灌区高质 量发展。以粮食主产区和黄河流域灌区为重点, 开展影响灌区效益发挥、病险严重的骨干灌排工 程设施除险加固、配套达标等工作。
其次,要严格农业用水管理。“水利部门把 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 产,落实水资源取水许可证源头把控,推行农业用 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陈明忠说,流域各省区 要尽快修订完善地方用水定额,建立覆盖主要农作 物的用水定额体系。在确保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产 量和合理用水需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 植结构,适当压减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
最后,要加快推进智慧灌区建设。水利部计 划以“十四五”实施现代化改造的灌区为重点, 指导有条件的灌区建设包括天气预测、作物需求、 旱情监测、水源调度等功能的数字灌区系统,逐 步实现灌区管理和用水调度的数字化、智能化和 智慧化。
两手发力 解决资金难题
大规模节水工程有着巨大的资金需求。除财 政加大投入外,进一步发挥市场作用、调动社会 资本积极性至关重要。
“要健全完善乡村振兴投融资机制,向市场 要钱;依靠市场力量带来的技术革新,向市场要 技术;让专业的人做专业事,提高专业运维效率 和服务水平,向市场要效率。”大禹节水集团董 事长王浩宇说。
大中型灌区改造、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等相关 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国家财政支持下 , 天 津市武清区引入大禹节水集团,通过实施农村生 活污水处理工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项目, 实现全域化系统化治理,301 个村庄的覆盖率达 100%。同时,解决了资金技术管理老大难问题, 做到可负担可持续,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
PPP 项目已成为农业节水的重要资金来源。 截至今年 5 月底,水资源领域在库项目 1983 个 , 投资额 1.1 万亿元;签约落地项目 1385 个,投资 额 7665 亿元; 开工建设项目 841 个, 投资额 4536 亿元。
“PPP 模式是农业节水和乡村振兴的新引 擎。”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 平表示,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鼓励调动社 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的积极性,发挥社会资本专 业化和创新创造活力,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可有 效解决“钱从哪儿来”的问题。
近日,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印发了 《“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实施方案》。 方案实施后,预计新建大型灌区可新增有效灌溉 面积 1500 万亩, 改善灌溉面积 980 万亩;124 处 实施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的灌区可新增恢复灌 溉面积 700 万亩,改善灌溉面积约 8100 万亩,年 增粮食生产能力 57 亿公斤,粮食总产量将达 800 亿公斤。
陈明忠表示,接下来,水利部门将在加大政 府投入的基础上“两手发力”,进一步创新投融 资体制机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鼓励和吸 引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运营,多渠道筹集落实 工程建设资金。
农村 ·农业 ·农民 2021.10A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