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科研动态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_廖彩荣

发布日期:2021-12-19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716 (6) : 795802 Journal of AgroForestr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http : / / xuebaojxaueducn Email : nljjglxb@ sinacom


廖彩荣,陈美球.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 (6) : 795802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

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廖彩荣12 陈美球12

(1.江西现代农业及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2.江西农业大学 农村土地 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45)

摘要 : 基于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分析。 研究认 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战略、新部署、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战略”、 关键 是“振兴”、靶向是“乡村”; 把握其科学内涵,需准确掌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主要内 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振兴规划 ; 需强化制度供给,统筹推进乡村“五位一 体”建设 ; 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 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和为了广 大农民 ; 需抓住“人”“地”“钱”关键要素,推动战略行稳致远。

关键词 : 乡村振兴战略 ; 理论逻辑 ; 科学内涵 ; 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 F320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20956924 (2017) 06079508

DOI : 1016195 /jcnkicn361328 /f20170614

The Theoretical Logic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Achieving Methods of ural 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AO Cai-rong12CHEN Mei-qiu12

( 1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of Jiangxi Moder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 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 2The esearch Center on ural Land esources Use and Protection Nan- 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 : Based on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proposed on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logic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achieving method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the new strategydeployment and require- ment of the CPCs three rural issuesin the new eraIts core is strategy”, key is revitalization”, and tar- get is rural area”.To appreciate its scientific connotationit is necessary to grasp the essencegeneral require- mentsmai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 talizationwe need to adhere to the top level designscientifically formulate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plan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 supply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five in one”, advance the supplyside structur- al reform of agriculture and accelerate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areasWe must stick to the principal status of the peoplerely firmly on the vast majority of farmers and do everything for them seize the

收稿日期 : 2017-10-30 修回日期 : 2017-11-20

基金项目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6BJY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473112)、江西现代农业及其优势产业可 持续发展的决策支持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和江西省农业厅重大招标课题(2017B008741001)

作者简介 : 廖彩荣,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三农”理论与实践研究,E-mail : 624046080@ qqcom


·796 · 16

key elements of people”, landand money”, and promote the steady growth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 theoretical logic ; scientific connotation ; achieving methods

引言与文献综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大把其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容之一这是 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新的“三农”工作方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 现,是在深刻认识新时代“三农”发展新阶段新规律新任务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集中反映了新 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 39 年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同国家其他事业同步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十八大以 党中央出台了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粮食 生产实现历史的 12 年增长,2016 年达到 06 万亿 kg ; 农民收入增长保持积极增长态势,2016 年城乡收 入差距缩小到 2721 ; 精准脱贫成效显著,6 000多万农民实现稳定性脱贫,贫困人口按照 2010 年标准减 少到了4 335万人 ;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农村公路、桥梁等基 础设施教育医疗社障文化等得到极大改善

但与此同时,我国“三农”问题依然突出,特别是“三农”和“四化”同步, “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 化”和“农民老龄化”的“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 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村舍断壁残 垣,我国农村出现不少诸如“博士返乡笔记”“博士回乡记”所描绘的农村凋敝现象 ; 不少地方的农民增 收主要依靠外出打工非农收入,留守在农村的多为老人、妇女和儿童,农地荒芜, “谁来种地”“如何种 地”问题突出 ; 农村产业不大,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农村污染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长期 以来资源要素从乡村向城市单一流向没有得到根本性扭转。 新“三农”问题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短腿短板

放眼全球不仅当下部分世界发达国家德国法国美国日本韩国等都经历过农村衰退或者乡 村危机迹象 ; 不单我国,不少世界发展中国家,在印度、南非、巴西、墨西哥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也正出现 或经历农村衰退或者农村危机迹象如突出的是体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大量青壮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 “贫民窟”现象突出,农业发展滞后,农村与城乡之间差距拉大。 因此,在全世界范围内,乡村衰退现象 已成为人类当前共同面临的全球性挑战成为全球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乡村衰退是全球共同 面临的挑战,我们需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重视推进乡村振兴。”1

乡村衰退在当下中国表现更加明显,乡村衰退导致恶性循环1 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 及时,而且非常必要,非常重要,且提升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 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2

国内外学者关于乡村振兴或与乡村振兴相关的乡村复兴乡村建设乡村再造乡村发展的研究颇 丰。 在乡村振兴的要素研究方面 : 美国学者 Gladwin C H 3 通过对北佛罗里达农村企业家研究认为, 农民创业精神是农村振兴的一个关键 ; Johnson T G4 则认为发展农村金融也是农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 Korsching P5 在考察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乡镇社区发展联盟基础上认为,多社区协作对农村振兴发展 尤为重要。 在乡村振兴主体方面,Greene M J6 通过分析农业多元化发展倡议,认为政府在乡村振兴的 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作用 ; Ayobami O K 7 研究了旅游志愿者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 Kawate T8 分析

从这些当时世界发达国家来看,现代化发展水平已经很高,但是,无论是在农业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还是农业缺 乏竞争优势的国家,无论农产品出口大国,还是农产品进口大国,现代化发展带来的结果是农村人口稀少,并且出现老龄 化,特别是劳动力人口高龄化,比如美国和日本的农业经营者往往都是 70 岁左右的经营者,但这些国家均通过一定的乡 村发展振兴计划,让农村重现生机活力,如德国 20 世纪 60 年代乡村竞赛发展计划,法国 20002006 年农村发展计划、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日本、韩国分别通过实施“ 造村运动”“新村运动”,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乡村与城市居民收入和 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水,基本上实现了城乡经济一体化。


6 廖彩荣等 :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797 ·

了农村复兴和改革组织在日本农村振兴及当代日本农村发展的作用。 在个案研究方面,Wood E9 Carr P J 10Z Li11Miletic G M 12Nonaka A Ono H13 分别对东亚地区克罗地亚日本等国 家的农村振兴发展计划和实践进行经验介绍 ; 在乡村振兴理论研究方面 : Bai X 14McLaughlin K 15Liu Y 16 学者站在乡村发展和全球治理角度,或结合实务,或结合研究领域,对乡村振兴有关

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 而在我国,作为“三农”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前,我 国学者主要围绕乡村建设乡村发展或乡村经济振兴等方面来展开 黄季焜17项继权18黄祖辉19 潘家恩20 站在过去、现在和未来角度指出农业农村的一些基础性、理论性研究问题,对乡村建设一些脉 络进行了梳理 ; 陈锡文21韩俊22刘彦随23 对当下中国农业农村问题战略布局特别是对新时期中国 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探索 ; 面对“三农”问题出现的乡村衰败抑或复兴之辩,王勇24、张勇25、潘家 26徐勇27 对乡村衰败乡村复兴城乡矛盾城乡失衡等问题进行研究 ; 贺雪峰27 则直接指出当下 分化的农村带来复杂的治理难题 ; 有些社会学者29-31 则讨论了社会转型乡村建设时代价值、乡村社会 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问题 ; 郑风田32、刘守英33 指出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特别指出了新时代“城乡中 国”必须由单向城市化转向城乡互动发展 ; 与中华民族复兴相关,乡村振兴之路如何走好? 何慧丽34 出当代中国乡村复兴道路 ; 蔡昉35 认为需要走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 ; 张红宇36 则指出,美丽

乡村建设需要留住乡情乡愁 在案例实证研究方面魏广龙37赵晨38高慧智等39 分别对我国一些 地区的乡村振兴进行案例剖析总结出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获得一些成功的启示

经过文献梳理发现,现在学界尤其我国学界专门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主题研究不多,其原因可能 是该战略刚提出不久 ; 学界对关于“乡村振兴”或与乡村振兴相关的学理性阐释也比较缺乏。 为深刻理 解和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进行探讨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

分析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可从以下方面来展开 :

1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要义体现在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党对“三农”发展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重大决策。 把“乡村振兴”作为一个“战略”提出来,

这有别于以往任何一个农业农村发展政策体现的是一个宏观的系统的综合性全局性的发展方略

( 1) 战略思维。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 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 ”“要坚定不移深化农 村改革坚定不移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深刻 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工作的战略地位、工作方法和重要举措,是我们新时代做好“三

农”工作的根本遵循,其科学回答了新时代“三农”工作中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

(2) 战略主体。 一方面,作为国家战略,国家理所当然是这一战略的实施主体。 长期以来,为支持 国家工业化和城市优先发展我国农业农村农民为此做出巨大贡献付出巨大牺牲造成长期的城乡二 元分隔, “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当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突最为出的一部分 ; 改革开放 39 年来,我国综合 国力和经济实力得到极大增强,国家现在拥有较充分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支持“三农”发展,实现乡村 振兴。 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依靠主体是人民。 十九大指出: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历 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广大农民是这一战略依靠的主体推进这一战略必须以广大农民为中心紧紧依靠和为了广大农民

(3) 战略内容。 战略内容是宏观的、全面的、立体和多元的。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对长期以来我国 “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认识、再探索,又是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对我国“三农”问题的再出发、再部 再推进 其战略内容不仅包括了农业经济建设还包括了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 建设等多方面 ; 不仅抓住了当前乡村振兴亟待解决的“人”“地”“钱”关键问题,而且还对一些具体问题 进行了认真回答,如“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 这意 味着 2028 年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即 2058 年前后,包括原来承包期,形成一个 75 年的 土地承包期限再加上一个长久不变的土地制度形成了对未来相对稳定的预期这利于承包关系稳定


·798 · 16

并长期不变,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既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也有利于资本下乡,这也和实现全面现代 化的时间不谋而合

2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在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目的在于实现乡村发展、兴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

化。 可从三个维度来解读“振兴”这一关键。

( 1) 时间维度。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出站在了新时代历史起点上,这是新的时代背景。 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之间的矛盾。 我国改革开放事业发轫于农村改革,改革开放 39 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但农业现代化却落后于其他现代化农村社会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 盾成为了主要矛盾。 因此, “振兴”提出,既体现了长期以来党和政府把“三农”工作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的延续,不忘本来 ; 又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解决“三农”问题发出的新号召,面向未来。

(2) 空间维度。 乡村振兴战略站在了新的空间维度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充分统 筹考虑农业农村农民之间新空间结构、乡村与城市、农业农村现代化与其他“三化”( 即中国特色新型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协调发展,充分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上基础上提出的新型发展战略。 九大指出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 要不断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 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 一方面乡村振兴是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是城乡共 生共荣的发展,是“四化”同步和“五位一体”的发展 ; 另一方面,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不能独立于国 际社会之外农业发展产品对外贸易农村治理等问题不仅仅是国内问题一定程度上是全球性问 我国乡村振兴是全球治理体系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实施这一战略完全可以借鉴国际上许多国家

乡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和做法

(3) 理念维度。 乡村振兴战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集中表现。 其一, 提出优先发展。 该战略延续党和政府在“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定位,而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再次重申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而且首次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优先”体现的是重点 支持着力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农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体现的是新发展共享理念 其二 提出融合发展 近年来城乡差距缩小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这近几年我国贯彻协调新理念的结果 村振兴战略由统筹城乡到城乡融合发展这进一步体现了协调的发展新理念 其三乡村振兴战略有别 于过去许多针对某一具体农业或者农村农民的发展对策 “振兴”追求乡村全面振兴,这既包括了农 也包括了乡镇体现的是村乡镇和城市发展格局追求的是城乡融合发展体现城乡互动城乡协 相互促进相互融合发展理念

3乡村振兴战略的靶向在乡村 乡村振兴战略靶向是乡村,乡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其 复杂的特大系统,它包含生态、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极其丰富的内容40

( 1) 实现内涵式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 字总要求: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 这其实是要乡村实现内涵式发展,仔细比较 2005 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发展 20 字方针: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我们发现,两者表述,均是一个完整有 机的统一整体表述不同后者是站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延续超越与升华体现农 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再思考、再出发、再部署(表 1)

(2) 与城市融合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城乡融合发展”, 这有别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城乡 统筹”, “统筹”解决的是“城市有而农村没有”“两者差距较大”问题,比如良好的教育资源、医疗条件、 基础设施等讲求的是城乡之间要素统筹和分配管理依托政府主导主要宏观统筹 ; 城乡融合追求城乡 共生共荣依托市场主要靠市场调节 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系”这就是要解决是市场作用偏弱的状况打破政府单一主体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积极发展农村要素

市场。 当前,以农民返乡创业、资本下乡、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标志“城乡融合”正加快发展。

(3) 实现现代化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基本现代化和全面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 固的。”乡村振兴战略沿用了 2016 年中央 1 号文件提法: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代会上加入“农村”二 一是强调了对村庄发展重视 ; 二是在乡村振兴中村庄的治理亟需要序列制度跟进用来支撑乡村文


6 廖彩荣等 :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799 ·

明、乡村稳定和乡村发展; 三是对“三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仅在局限于农业现代化,而且扩大到 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 字方针和乡村振兴战略 20 字总要求表述比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比较表述

生产发展

产业兴旺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由“发展”到“兴旺”,体 现层次和要求上的升级

村容整洁

生态宜居

静态升级到动态,强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 一是村庄面貌干净整 洁单项拓展到整个生态环境 ; 二是注重人的获得感,达到“宜居”

生活宽裕

管理民主

乡风文明

生活富裕

治理有效

乡风文明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农民有持续稳定收入来源,经济 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管理到治理,民主是要求,有效是结果,体现从重程序强调重结

果,加强创新新农村社会治理,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

乡风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范畴,是一个长期过程,必须坚持 和完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理解和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内涵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科 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 为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一科学内涵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

1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涵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思想为指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围绕新时代“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农村现代步伐,加快推动我国农业大国向 农业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举措 首先该战略领衔主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 乡村振兴战略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工作“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 要有新作为”的表现 第二该战略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十九大报告 从八个方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明确”。 第三,该战略体现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三农”工作新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城乡之间发展呈现 新的特点, “三农”问题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成为短板,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突出。 第四,战略的历 史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全国迈进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 国相适应和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中国梦相适应 新时代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坚持优 先发展农业农村将其视为实现伟大民族复兴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坚持统筹和全局管理坚持农业 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

2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 乡村振兴战略 20 字总要求,首先,其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业兴旺是根本生态宜居是基础乡风文明是关键治理有效是保障生活富裕是目标 这五个方面统一 于总体要求之中,统一于乡村振兴战略之中 ; 其次,该总体要求体现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特征体现了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新任务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极大增强,农民收入显著提高,农村面貌极大改善,但新时代下“新三农”问题依然突出,需要统领 全局全面考虑和整体推进解决 ; 其三总体要求契合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求乡村振兴 战略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是要使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 保障更可持续

3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是一个系统战略工程,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 涵盖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战略的总要求、关键举措和推进实施战略的具体举措和关键措施。 要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小农户 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三产融合、 “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治理结合、 “一懂两爱”农村工作队伍等诸多方 面多层次 特别重要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是城镇化发


·800 · 16

展和村镇化发展更加协调促进城乡资源要素良性互动让农村更美好融合城乡一起迈向现代化 这一战略内容又是全方位的立体性的

4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举措 当前,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落后于城市发展。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体 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是该战略的关键举措是因为在该战略中这一举措是在坚持优先发农业农村基础 按照战略总要求直接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展这一战略目标服务的 因此这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关键一招这招是在充分总结国内外城乡发展经验充分考虑当前和今后长时间城乡关系发展 基础上做出的 经过最近这十几年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我们通过构建新型城乡发展关系进行 重大实践推动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进行重大部署初步较好的发展基础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 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发展良好局面但是城乡发展的融合水平仍然不高城乡二元分割 的结构仍然突出 优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道路

5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 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体现了党把“三农”问题置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的表现抓住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以更高要求更广的视角将农业农村现 代化工作放在了与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 当前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该战略提 出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仔细分析这些政策这些政策有重申有沿革有创新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农业农村整体思维坚持一盘棋考虑既要充分考虑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和农村社会综合治理的现 代化,坚持农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五位一体”全面发展 ; 又要坚持协调和平衡发展,充分发挥“农 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1+12”的整体效果,实现农业农村农民良性发展、充分发展,要加快一二三 产业融合加快农民创新创业推动农村社会综合治理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路径

深入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

1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战略规划 战略欲动,规划先行。 把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新阶段,认识 新特征掌握新情况把握新规律坚持顶层设计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为此一是要整体推进 规划要体现战略的科学性、整体性、前瞻性。 要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0 字总要求,从建立健全城乡融 合发展体制和机制着手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是要系统谋划 规划要体现适应性系统性 观性 要坚持因地制宜做到战略规划既要顶天着眼于国家整体战略的需要又要立地因地制宜 症下药实现政策制定与措施实施的精细化精准化 三是要坚持全球视野 我国的乡村振兴是全球乡 村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规划要坚持国际视野放眼全球着眼全球治理 力在全球乡村治理体系中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2强化制度供给推进五位一体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关乎全局,制度供给是战略实施关键所在。 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供给一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 ; 二是着眼农村 土地制度创新加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供给 ; 三是要加大强农惠农制度建设和政策扶持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制度和政策设计 ; 四是要着眼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加大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设 ; 此外还需要加强农 民权益保障体制机制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 要着眼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 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制度

3坚持人民主体为了和依靠广大农民 十九大报告提出: “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2020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国还有数千万贫困人口有待脱贫 ; 20302050 年,我国农村还有将近 4 亿人口。 农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紧紧依靠亿万农民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农民 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一是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 二是要在工作 推进中把工作做细做实让乡村振兴战略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 三是一切为了广大农民 坚持农民立场 坚持一切工作是为了农民 ; 四是要让广大农民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最直接的受益者让农业有奔头 农民职业有吸引让农村成为乐园

4抓住关键要素让核心要素充分流动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抓住关键,让“人”“地”“钱”

等核心关键要素充分涌动起来。 首先,要实现“人”这一要素充分流动。 要继续推动农业人口转移,加


6 廖彩荣等 : 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科学内涵与实现路径 ·801 ·

快城镇化建设要关注农村人口结构性和老龄化问题要鼓励农民返乡创业支持大学生回乡创业 ; 次,围绕“三权分置”,不断创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对农村宅基地、经营性和公益性集体建设用地 长远考虑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 第三要推动资本下乡 要以维护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鼓励资本 下乡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城乡自然资本增 让城市与乡村融合发展 此外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市场的力量充分激发和释 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动力

5抓好工作部署推动战略行稳致远 落实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工作举措,推动战略行稳致 除了严格布局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规定举措外需要特别处理好以下几点 : 一是善于使用和处 理好行政和市场之间的关系 比如在农业方面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小农生产农业生产方式将 一定程度存在我们必须避免人为干预加速小农生产的消亡需要留给小农生产足够的发展空间 二是 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农民权益 如在农地流转方面必须以尊重农民意愿和保护农民权益不能凌驾民意 和侵害农民权益 三是要关注发展短板 特别是贫困小农户老弱病残农村人口留守儿童等除人文 关怀外必须与精准脱贫与构建有效社会保障体系联系起来 四是特别要关注农村社会管理 需要加 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追求管理有效,着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站在新时代历史起点上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理论逻辑科学领会其科学内涵加快其实现乡村 振兴战略必将使我们牢牢把握农业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快推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实现 农业大国想农业强国建设转化 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奠定坚 实的基础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迈出坚实的步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注入强大的动力

参考文献 :

1Liu YanshuiLi Yuheng.Revitelize the worlds countrysideJ].Nature2017548 : 275-277

2]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R] / 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M].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17

3Gladwin C HLong B FBabb E Met al.Rural entrepreneurship : One key to rural revitaliz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 cultural Economics198971 (5) : 1305-1314

4Johnson T GEntrepreneurship and development finance : Keys to rural revitalization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 nomics198971 (5) : 1324-1326

5Korsching PMulticommunity collaboration : An evolv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J].Rural Development News1992

6Greene M JAgriculture diversification initiatives : State government rol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J].Rural Economic Alterna- tives1988

7Ayobami O KBin Ismail H NHosts supports for voluntourism : A pragmatic approach to rural revitalizationJ].Australian

Journal of Basic Applied Sciences2013

8Kawate T.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reform of rur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rural JapanJ].Journal of ural Problems 200540 (4) : 393-402

9Wood ESurvival of rural America : Small victories and bitter harvestsM].Univ Press of Kansas2008

10Carr P JKefalas M JHollowing out the middle : The rural brain drain and what it means for AmericaM].Beacon Press

2009

11Z Li.Rural revitalization : Introductions for rural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doiJ].1022217 / upi2016396Li Zhang

12Miletic G MGolubic M Mani c Met alSecond home development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 A case study from Croatia


·802 · 16

C/ / Xxvii European Society for ural Sociology Conference : Book of Abstractskrakow : European Society for ural Sociology

2017

13Nonaka AOno H.Revitalization of rural economies though the restructuring the selfsufficient realm : Growth in small-scale rapeseed production in JapanJ].Japan Agricultural esearch Quarterly201549 (4) : 383-390

14Bai XShi PLiu Y.Realizing Chinas urban dreamJ].Nature2014509 : 158-160

15McLaughlin KInfectious disease : Scandal clouds Chinas global vaccine ambitionsJ].Science2016283 : 352

16Liu YFang FLi YKey issues of land use in China and implications for policy makingJ].Land Use Policy201440 : 6-12 17]黄季焜.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J].管理世界,2004 (3) : 95-104

18]项继权.中国农村建设 : 百年探索及路径转换[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 (2) : 87-94

19]黄祖辉,徐旭初,蒋文华.中国“三农”问题 : 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9 (7) : 4-11 20]潘家恩,温铁军.三个“百年”: 中国乡村建设的脉络与展开[J].开放时代,2016 (4) : 126-145

21]陈锡文.我国的农村改革与发展[J].领导科学论坛,2017 (6) : 3-15

22]韩俊.谋划好农业现代化大棋局[J].农产品市场周刊,2016 (3) : 7

23]刘彦随,严镔,王艳飞.新时期中国城乡发展的主要问题与转型对策[J].经济地理,201636 (7) : 1-8 24]王勇,李广斌.乡村衰败与复兴之辩[J].规划师,201632 ( 12) : 142-147

25]张勇.透过“博士春节返乡记”争鸣看乡村问题、城乡矛盾与城乡融合[J].理论探索,201622 (4) : 86-93 26]潘家恩.返乡书写 : 故乡的“问题”,还是“城乡”的困境? J].文化纵横,2017 (3) : 16-16

27]徐勇.“根”与“飘”: 城乡中国的失衡与均衡[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69 (4) : 5-8 28]贺雪峰,吴理财.分化的农村,复杂的治理[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6 (4) : 4

29]申明锐,沈建法,张京祥,等.比较视野下中国乡村认知的再辨析 : 当代价值与乡村复兴[J].人文地理,2015 (6) :53-59 30]沈费伟,刘祖云.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J].人文杂志,2017 (3) : 120-128

31]彭兵.市场化进程中的国家与乡村 : 实践与反思[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 (3) : 122-130 32]郑风田.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16 (s1) : 70-71

33]刘守英.“城乡中国”由单向城市化转向城乡互动[J].农村工作通讯,2017 ( 10) : 42

34]何慧丽.当代中国乡村复兴之路[J].人民论坛,2012 (31) : 52-53

35]蔡昉.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道路[J].决策探索,2017 (4) : 22-23

36]张红宇.美丽乡村建设要留住乡情乡愁[J].人民论坛,2016 (34) : 112-112

37]魏广龙,崔云飞.“衰落”乡村的振兴———河北省正定县乡村社区调研及再生营建策略研究[J].现代装饰 : 理论,2016 ( 9) : 256

38]赵晨.要素流动环境的重塑与乡村积极复兴———“国际慢城”高淳县大山村的实证[J].城市规划学刊,2013 (3) :28-35

39]高慧智,张京祥,罗震东.复兴还是异化? 消费文化驱动下的大都市边缘乡村空间转型———对高淳国际慢城大山村 的实证观察[J].国际城市规划,201429 ( 1) : 68-73

40]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 (4) : 365-370

(责任编辑 : 翁贞林,英摘校译 : 吴伟萍)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陕ICP备05001586号   技术支持: 杨凌贝塔网络